关于三国的名言
1、可怀以德,难屈以力。《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2、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川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三国曹植《当欲游南山行》
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4、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
5、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6、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
7、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三国.诸葛亮
8、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9、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10、战国时期,赵括纸上谈兵而葬送赵国四十万的兵力三国时期,马谡死用兵书而导致蜀军失败,这都是不能活在当下的典型案例。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
12、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三国志》
13、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15、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孙权(三国)
16、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8、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三国)诸葛亮
19、(《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
2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住传》
2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三国.诸葛亮《戒子书》
22、有其志必成其事,盖烈士之所徇也。(三国)曹操
2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三国志》
2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西晋.陈寿《三国志》
2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26、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三国孙权
27、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
2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29、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30、陈寿在《三国志》里面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事情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需要一点一滴的累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主席也曾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更多有关积累的名言请查看下文。
31、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棵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这《诫子书》
3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33、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曹植
3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35、三国时期,吴国的主将吕蒙手不释卷的学习精神,晋代时期,国家的栋梁之才祖逖刘琨闻鸡起舞的学习精神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韦编三绝的学习精神。是的,只有勤奋读书学习,才能够成才。
36、图以于易,为大于细三国.诸葛亮
37、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三国孙权
3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39、初生之犊不惧虎。罗贯中《三国演义》
4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住传》
4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42、劝农业,无夺其时。三国.蜀
43、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44、听完我的回答,朋友给我讲了《水煮三国》里的这个故事。故事中卖出一千把梳子的主人公式这样对老和尚说的,庙里经常接受别人的捐赠,得有回报给别人才队。买数字送给这些人,并在梳子上刻上积善梳,这样作为礼品储备在那里,谁来了就送,庙里香火岂能不旺。
45、毕业后的他被分配到中央电视台文艺部工作。恰逢《三国演义》录制,他去做摄影工作。在拍摄赵云大战长坂坡这个镜头时,因为追求逼真的武打效果,在近距离的拍摄过程中,他被饰演赵云的演员刺了个人仰马翻,差点身受重伤。
4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47、街谈巷说,必有可采。陈寿《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
48、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
49、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50、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三国志.蜀书.马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