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视频经典语录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周易》
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4、周易字算命神奇精准,流传千年而不衰,其中的奥妙在于它把中庸之道作为命理的法宝,也就是以行平衡为原则。维护命局平衡的某个字或行,我们称之为用神。用神有力,能够让整个字达到中和的境界,就是一个顺遂吉祥的好字;用神衰弱或者没有用神,肯定是个不好命格;因大运流年的介入引起某一行的过旺或不及,打破命理的平衡状态,破坏命理的中庸之道,势必带来灾害。
5、人道恶盈而好谦。《周易》
6、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7、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
8、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9、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
10、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11、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周易》
12、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1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14、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15、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6、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17、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18、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19、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20、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21、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是儒家作为学术研究基础的古代本经典书籍的合称。东汉儒者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经注疏》传世。“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
22、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23、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周易》
24、修辞立其诚。——出自《周易乾文言》。
2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26、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系辞上》
2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mdsh《周易》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爱因斯坦
28、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易家人》
29、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经。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将艺解释为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30、修辞立其诚。出自《周易.乾.文言》
3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3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l&l周易&g&g
33、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34、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35、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3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秦汉前儒家经典)
37、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
38、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39、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
40、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4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4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43、修辞立其诚。出自《周易乾文言》。
4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秦汉前儒家经典)
45、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46、武汉大学丑闻频出,不知道这个算不算武大有个周易课,老师拿着个罗盘进来。围着教室神神叨叨地转了一圈。然后,吐出一句话同学们,今天不宜上课,放学!
4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48、而所有这一切,冥冥之中似乎都在呼应着《周易》中的那句开门***卦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hel
4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50、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周易》